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章 舞台(第1页)

接手签约仪式的筹备工作后,张琴就觉得自己成了架转动不停的水车了。

当然不是一架观赏水车,而是实用水车,不仅要接受外力推动,还要转动碾盘一般沉重的脑袋,挤压出思想火花。

张琴时常想,要是张书记在就好了,自己就只是观赏水车,跟着张书记的脚步转动就行,而现在呢,什么事情都得自己拿主意,做策划、定方案,再落到实处。

如果说,从实用水车到观赏水车,是人类的发展史,那从观赏水车到实用水车,是张琴的成长史。

签约仪式,是绿野公司和村委会一起洽谈的。

绿野公司不但收购了红军留下的油茶林,还接管了村里的油茶基地。

春兰的孙子,也就是那个香港客商,注资参与了绿野公司的营销中心,而且以奶奶的名义成立了教育基金,资助梅江边所有的孩子,一直到上大学读博士。

这是港商受到陈炽的触动。

他读了陈炽那篇为本县《合邑宾兴谱》所作之序,就有了捐资助学的想法。

公司考虑客商的乡情,决定签约仪式就在村里举办。

李勇受刘总之命,前来跟村里接洽,村支书就把张琴推到了前台,理由是她策划的实践站讲座,已经开启村委和公司合作的先河,这次当能再展身手。

张琴知道村干部无力担当这些文化活动的筹备,加上李勇的鼓励,就慨然应允,两口子唱起了二人转。

张琴的想法是,签约只是一个内容,那些领导致辞又过于庄重,还得弄一些文艺节目,既添喜庆,又让客商感受到浓浓乡情。

但究竟穿插哪些节目呢?张琴一拍脑袋,正好想请戏精来为村民献艺,二合一,戏精也就更有动力了。

何况这一天,县里的领导和电视台的记者,是肯定少不了的。

李勇跟张琴一合计,时间就定在霜降那天,那正是油茶开采的最佳时节,顺便把活动变成首届油茶文化节。

这样一来,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了,作家采风,即兴山歌,品尝小吃,戏曲表演,方案报上去,就成了全县性活动,报纸电视也推送了预告。

张琴埋怨李勇说,这么一折腾,我们可真是引火烧身,事儿越搞越大!

李勇说,这是为你找到一个更大的舞台!

你看,刘总的致辞,你能否帮忙?张琴说,就别再给我添乱了,公司那么多文案高手,还能轮到我?何况,你自己还是传销高手,这致辞不在话下!

说实话,张琴给大单回放的视频中,我只对戏精的节目感兴趣。

虽然那天的活动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但最吸引我的还是木偶戏。

妻子倒是兴致广泛,唱山歌、喝擂茶、吃炸果子,让她陷入梅江的疯狂追忆。

而我,则独个儿欣赏起戏精的新剧本。

舞台在河湾的新村里,农贸市场搭起了临时的戏台。

戏精的道具还是那几样,柜台一样的帘幕搬到了大舞台,这样,戏精的戏台就成了舞台上的舞台,这让戏精又为此缩小了几分。

虽然跟观众扩大了一点距离,但乡亲们仍然狂热地挤在舞台前。

我反复研究戏精的表演,看他如何一人独担戏中事。

锣鼓响起,戏精扯动着线偶。

线偶一看就跟以前的古装不同,而换成了现代的服装。

再看那脸形,真还有几分燕生的模样。

观众一看身边的乡民出现在舞台上,马上轰动起来,脖颈一致拉长,睁着双眼朝那个电视般大小的戏帘看去。

“燕生”

一出场,向乡亲们问了个好,却唱起了《天仙配》的戏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在人间……

我感到奇怪,不是让戏精唱新戏吗?怎么又唱回了老剧本?不久,我就明白了戏精的主意:“燕生”

不过是用一段天仙配来唤起大家追忆。

“燕生”

唱完,他的老伴就出场了,又是哄堂大笑,大家看了木偶又看真人,真人就在台下。

当戏精捏着鼻子装出女声在后台自报家门,大家哄闹着,说,不像不像,太年轻了,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

从李木匠做水车,到戏精唱水车,我不得不感叹高手在民间。

独人木偶戏,戏精一人在后台唱念做打,该用嘴巴的器具都就近安装,伸嘴就能凑上;该动手脚的,就手拉脚踩;分不出手脚的,甚至调动了鼻子、手肘,就把那些器乐就近分布便利之处。

热门小说推荐
飞剑问道

飞剑问道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  修行者们,  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  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  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    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飞剑问道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