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7章 下海(第1页)

连生的出现,让我再次陷入了青春回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了梅江边。

公交车在小镇集市停下,一位瘦瘦的青年向我打听初中在哪里。

得知我也是刚刚分配,自我介绍说叫李卡夫。

我们立即熟悉起来,互相帮忙从车顶上取下行李。

但李卡夫对小镇的第一印象并不是我,而是餐馆前的早点摊前那群盘旋的苍蝇。

李卡夫是个文学青年。

一个秋天的晚上,他把小楼里的几个兄弟叫到了一起,准备了酒水和花生,说是要举行一场“文学沙龙”

这是梅江边的一所乡村初中,李卡夫的住房就在我楼下,深夜的灯火和沙沙的翻阅声透过杉木地板的缝隙,不时引发我的好奇。

我和他所学和所教的,都不是同一个专业,但还是把我这个历史老师叫到了他的圈子。

我当然乐于分享酒水和果品。

我比别人更早到了。

嚼着花生米时我不经意看到备课本,工工整整密密麻麻,是一群漂亮的汉字!

凑近瞄了几行,却是个小说。

开头是在讲述我们刚到小镇的情景。

几个语文老师应邀而来,李卡夫招呼着大家碰了几次杯,就拿起一本封面漆黑的书,念起了诗句:“敦煌石窟

像马肚子下

挂着一只只木桶……”

我不知所云。

李卡夫说这是海子的诗句。

然后要我详细介绍介绍敦煌的历史,有助于诗歌的理解。

我其实只是把大家熟悉的历史简单说一说,什么王道士,什么斯坦因,什么飞天,然后表达了自己的疑惑:敦煌跟马肚子和木桶有什么关系呢?李卡夫说,这是现代诗歌,是文学而不是历史,可以随意组合随便理解的。

接着,他就开始天花乱坠地阐述这句诗的内涵,让我一个晚上云里雾里。

那天晚上我只是听懂了若干句子。

比如说我们这辈子一定要去趟敦煌,敦煌不是用来旅游的而是用来探究的。

比如等我们有钱了一起去敦煌。

但我们没有等来一起去敦煌的时候。

有钱了,在一起,这两个条件的叠加,似乎永远是梦想。

李卡夫当然不是于勒,而应该是莫泊桑。

我至今记得,坐在梅江边的河滩上眺望西山落日,他悠悠地说,这是一个能够诞生福克纳的地方,就像巴别尔相信敖德萨是惟一可能诞生莫泊桑的地方。

受李卡夫的影响,我一度也变成了文青。

但我们最终都没有成为巴别尔、莫泊桑或福克纳。

我惟一可以找到的借口,是我和他没有很好地重合为一个人。

李卡夫在某种程度上是另一个我,一个他我。

每当我内心萌生一些激动人心的念头而最终胎死腹中,我就习惯于从他的故事中代入自己。

因为他几乎能够实现一切我以为如此重要的梦想,比如自由恋爱,比如去远方旅游,比如坚决罢课,比如蔑视权贵。

包括凭借备课纸上写下的诗句可以跳出偏远的乡村进城里工作。

还是从罢课那年说起吧,这样比较容易厘清远去的岁月。

热门小说推荐
飞剑问道

飞剑问道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  修行者们,  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  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  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    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飞剑问道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