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7被揭开的往事(第1页)

考古队忽然转了运,省上的财政拨款和属地的发掘经费短短两天里都落实到位,陆氏基金会的捐赠,被无情拒绝了。

考古队财大气粗起来,漂亮的板房建起来,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有了钱,人力物力都不缺了,村民们拿到高额的占地补偿款,笑脸也有了,鱼水情深一家人,恰逢年底,家家都在办年货,时不时有人给考古队送块腊肉,送几根灌肠,送个羊腿,谢韵娓的小厨房整天氤氲在香气里,没几日,胡蘅蘅就胖了一圈。

阿离却日渐消瘦了。

随着遗址的全面发掘,那隔世的往事,历史的真相,也一幕幕揭开。

在西探区的一个探方边上,放了一个簸箕,堆放着一些墓葬遗物,加上此前发现的筒瓦、陶片和小部分“砖墙”

,唐丽和刘东判定,这里,就是两千多年前景昭王城的某官员墓葬遗址,而从这些物证可以推断,这位官员,地位崇高尊贵,权倾一时。

阿离蹲在探方底部,极专业地手持竹签和手铲,对一件新发现的文物细心地清理着。

这是一个陶制五连盂,由四个圆罐连接成正方形,中间托起一个小罐。

这样一件器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的调味罐。

“这很像火锅店里那种调味罐组合啊。”

胡蘅蘅说。

“没错,它是景昭时期贮藏调味料的器物。”

胡蘅蘅由衷地赞叹:“吃货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

隔两日,又在发现五连盂旁的另一探方内,发现了大量残缺不全的竹简和一些帛书。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可是,一看到上面的文字,连唐老师和刘老师这两位专家也傻了眼,晦涩难懂的字体,似篆文,又有一丝隶书的味道,在大家眼里,俨然天书一般。

胡蘅蘅永远负责插科打诨:“哇哇!

这大概是那部引起江湖血雨腥风的《武穆遗书》吧!

感觉我马上就会练成绝世武功,成为大侠了。”

谢韵娓白他一眼:“《武穆遗书》?那不是金庸杜撰的吗?”

唐丽马上想到了省博物馆的谭老,谭老是古籍研究的专家,所谓术业有专攻,古籍方面的事,她还需请他来帮忙。

于是拿起手机,打算打个电话。

阿离笃定地说:“这是一部菜谱。”

唐丽半信半疑:“何以见得?这些字,你认得?”

“认得。”

他望着竹简上刚劲的字体,熟悉的菜式,隔世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那时在山上,细辛每日悉心料理粥饭羹肴,每每都会得到阿离赞不绝口,一天,她突发奇想,想要将所做过的菜肴写一部菜谱出来,传于庖厨,惠及世人。

阿离欣然执削,细辛口述,才有了这本菜谱,而现在,它不知经历了怎样的流转和命运,出现在这座古墓里,这座古墓的主人到底是谁?

唐丽不可置信:“这可都是小篆吧!

我都不认得几个字?你怎么会全认识?”

总不能说这些字就是我写的吧?他沉浸在往事的回忆和一种淡淡的哀伤中,无心解释,简单地敷衍道:“反正,我就是认识。”

谢韵娓听说古墓里挖出了菜谱,也急忙从板房的厨房里跑过来。

阿离一见到谢韵娓,如遇知音,将竹简捧给她看,激动而压抑地小声说:“是细辛的菜谱,是我亲手写下的。”

谢韵娓对他找到细辛并不在意,知道即使找到也不过是红颜变枯骨,作为资深厨娘,她当然对这本菜谱产生了浓厚兴趣,潜意识里暗暗藏了小女生的嫉妒心——阿离整日对细辛的厨艺念念不忘,她倒想知道,细辛能做出怎样的美味佳肴,于是催促:“快念念,快念念。”

两人便躲在一边,研究菜谱去了。

阿离变成了翻译,谢韵娓就是速记员,拿一个小本,他说一句,她记一句,阿离每翻译一句,双目都微微闭一下,喉头滚动一下,每当他翻译完一道菜谱,谢韵娓就会撇撇嘴,“切”

,太简单了有没有?有时她又会发出一声“哇哦”

,表示认同,原来古代也这么做了。

胡蘅蘅在一旁听得口水都流下来了,听到阿离翻译某句,忍不住插嘴:“‘杀鸡炊黍而食’,这句我懂啊!

热门小说推荐
飞剑问道

飞剑问道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  修行者们,  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  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  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    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飞剑问道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