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5章 琵琶行5(第1页)

终南山。

杜甫轻叹一声,目露感佩“士子官身而能将倡女引为同调,确实不同流俗。”

他想起后来的他写的那些诗,民中疾苦甚,如何不需要诗人士子来呐喊呢太极宫。

李世民重新审视白居易的这首诗“平等、民主,原来在后世眼中,官人士子与歌伎是平等的么

但,这不对啊

长孙无忌等人犹疑不定,士农工商,士人清贵,是引导教化者,怎么能和倡女平等呢况且人有贵贱之分,其间自有品级,就像那讲解中的官袍颜色,等级尊卑从服色上便有界定,平等,难道他们能和陛下平等吗

未央宫。

不是第一次听到类似的话了,刘彻想起第一次注意到“伟人”

这个称呼时,曾经疑惑过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够直接被称为伟人。

现在他咂摸出点味来,依后世看,所谓“伟”

,怕不是将所有的万户侯视为粪土,再造一个人人平等的新天

刘彻悚然一惊,他突然不能确定,水镜的出现到底是福是祸了。

咸阳。

嬴政沉吟良久“民主民可以做主”

他一直知道楚棠的立场从来不在帝王,哪怕对方提到自己时态度甚至称得上一句欣赏,但是一旦涉及所谓国政,她就又换了一种姿态,难道她对帝王将相等闲视之的态度,便是因为所谓的民主吗

嬴政盯着天空中的水镜,抬手按剑,眼中晦暗不明。

白居易名为“乐天”

,但他其实并不是一个乐天派,从这首诗里就可以看出。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琵琶行被他定为感伤诗,这首诗也代表了白居易诗歌的一个转折,标志着他从锋芒毕露的讽喻变为闲适与伤感,何以他的思想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

应该是他作讽喻诗,触怒了圣明,被贬之后一蹶不振吧

虽然已经稍稍改变了对武则天的态度,但骆宾王的固有思维却是客观存在的,先前,他就是因为上书讽刺武后专政而被贬,一听水镜里的话便先猜测起来。

这个问题几乎算是明示,众人并不意外,也就是白行简和元稹紧张了起来,因为担心兄长好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家把记忆调到杜甫的时间线上。

太极宫中的李世民心里一紧,杜甫的时间线是什么是安史之乱大唐衰落他就知道,一旦讲到唐朝诗人,他这顿焦心就是免不了的。

长孙皇后知道他的想法,借着袍袖的遮掩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以示安慰,李世民回过神来冲她笑笑,继而凝眉盯着水镜,神情有几分凝重。

白居易也是心中惴惴,不止是他,安史之乱太过惨烈,杜甫的一生则与家国动荡相连,触目惊心几乎令所有唐人为之色变,白居易紧随其后,难道大唐又有波折

杜甫去世于大历五年,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势力坐大,威胁中央,朝中有识之士力主削藩,唐宪宗也有这个意思,但是地方藩镇有兵有权有钱有人,并不是待宰的羔羊,更别说他们其实并不把中央放到眼里了。

时任宰相的武元衡是个主战派,支持暴力削藩,当时有个节度使叫吴元济,他趁机谋反,皇帝就派武元衡平叛,这引起了吴元济同党的恐惧,于是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刺杀武元衡。

什么

太极宫中的李世民眼神一凛,刺杀宰相他们怎么敢的

白居易也是目露错愕,武元衡正直忠诚,颇得圣眷,其人又有文采,写过孔雀之诗,他曾与对方有过唱和之谊,算是半个友人,武元衡后来竟然遭此横祸吗

最为懵逼的就要数武元衡本人了,他也知白居易的诗才,琵琶行一出简直令他惊为天人,他正循着诗意一咏三叹,谁成想这诗还跟他有些关系

武元衡心下微沉,藩镇作威作福不是一天两天,那吴元济更是早有反心,若那些宵小当真将矛头对准他,他恐怕难以善了。

果然,楚棠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

热门小说推荐
飞剑问道

飞剑问道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  修行者们,  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  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  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    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飞剑问道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