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117 章 阿房宫赋10(第1页)

朱元璋颇有些感兴趣,他对南戏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相当熟悉。

前元之时,北曲杂剧盛行,而南方一代自宋以来便博兴的南曲戏文更是不减其辉,南北合流之后,人们的兴趣益向南戏转移,出现了一批佳作,先前楚棠提到的琵琶记便是其中的翘楚。

眼前这幅图中的生旦二人,正是典型的南戏装扮。

朱权对戏文一道也颇有心得,他不仅爱听,还爱写,笔下有神仙道化的逍遥,也有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这样的风流韵事,当即便道

“南戏多为花前月下、儿女婚姻之作,似水镜上这般形状,莫非也是一段帝王妃子,借讽美色误国”

不怪他有此猜测,那提到的梧桐雨,用白居易“秋雨梧桐叶落时”

之意,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寄意悲切;而汉宫秋则是敷衍昭君出塞的旧事,倒置胡汉情势,写尽家国衰败之痛。

两部作品,俱是以帝王妃子之情寄托兴亡之慨。

一旁的朱棣亦通曲道,他看得更仔细些,接着道“十七弟的想法不无道理,但观水镜情貌,那小生装扮似不像帝王,倒似是个书生。”

楚棠放的是一个只到人物肩部的圆形小图,也是自书封上截下来的,不仔细看的确有些看不真切。

众人听得朱棣提醒,又细细看了一会,只道朱棣说得有理。

“照这么说,一个书生怎么牵扯上兴亡之感了难道这书生是文丞相”

朱樉摸着下巴猜测,话音刚落就被人在后脑上拍了一把,朱樉抬头欲怒,结果就见朱元璋黑着脸气冲冲一顿骂

“你个龟儿文丞相赤胆忠心宁死不降,为宋室从容赴死,哪来一段风月情浓哪个文人敢这样编排再开口能不能过过脑子”

朱樉被骂得有点拉不下脸,又是不满又是委屈地嘀咕道“那和国家兴亡有关的书生,眼见得的不就是一个文丞相吗”

离得近的、名气大的、符合条件的,确实没有比文天祥更合适的了。

朱元璋一哽,也不想争论了,挥挥袖子没好气道“行了行了,猜什么猜,一会儿后辈不就要讲了”

众人

也不知道这个话头到底是谁起的。

元朝。

山水江南,曲水流觞,一众耄老向着正中央的人道贺“仁甫贤弟,名流千古可不是一件易事啊”

一身落拓的白朴遥遥举盅“谬赞了。”

他本是心灰意冷,再作词曲不过一抒愁情。

曲剧鄙薄,士人君子多不屑为之,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已经是最能写心的文字了。

所幸,后人并未辜负这份心。

白朴半是悲叹半是欣喜,复斟一杯酒“多谢诸位了。”

又看一眼天边水镜,扬手一饮而尽。

亦多谢,后来人。

浙江。

马致远临轩就桌上杯碟敲起节奏,荒腔走板地唱起新写就的一支梅花酒“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世道浇漓,人命如何啊”

飒飒秋风拂轩而入,独坐的曲状元意态寂寥,词曲扬名、百代声名,竟也不能让他真正开怀。

兴亡一事,本就熬人。

第一次,被水镜cue到的荣耀尚不及心中浓重悲苦,但仍有不少人看着这风雅的名字升起来了几分期待,桃花多情,扇以寄情,情爱之事,又是如何与国家兴亡扯上关系呢

众人翘首,楚棠娓娓道来

桃花扇是清代作家孔尚任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剧作借秦淮名妓李香君与复社文人侯方域的离合之情,展现南明王朝的兴亡旧事,其寄意,如作家本人所说,是“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

奉天殿。

先前还饶有兴趣的朱元璋如遭雷击“南明旧事这桃花扇写的是咱大明的兴亡”

热热闹闹讨论的皇子们同样觉得难以接受,沉着脸不敢说话,后知后觉的朱樉瞠目,一拍大腿“可恶到头来看的是咱大明的戏”

热门小说推荐
飞剑问道

飞剑问道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  修行者们,  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  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  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    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飞剑问道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