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9章 国师公刘歆(第1页)

“仲华,适才所言切莫宣扬出去,倘或有心人知晓,怕是要惹来麻烦!”

罗阳在路上叮嘱邓禹,怕小伙子大嘴巴乱说。

“兄长放心,这等事我岂能没有分寸。

只是小弟还有疑问,国师公身为刘室宗亲,为何要与外人为手足,操戈汉家江山?”

邓禹心情已经平复,又提出一个以前未曾想过的问题。

这国师公刘歆与王莽之间似乎有点数不清道不明,他身为刘氏宗亲却站在了王莽背后,这是为什么呢?

邓禹没有想过,而天下人也没有想过,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其中道理大概便是,潜意识中所形成的共识。

认为汉运已衰,当有贤君王取而代之。

这种思潮萌发于汉武之世。

当年武帝攻伐匈奴,虽然封狼居胥,扬了大汉天威,但也弄得民不聊生,最后不得已下诏罪己,使得皇室威严扫地。

到了汉昭帝时,便有议郎眭弘上书言: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

汉帝宜求索贤人,禅以帝位,退而自封百里,以承顺天命。

当时昭帝年幼,大将军霍光以此为妖言,诛其大逆。

那么为何一个当朝议郎,敢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其中缘故,罗阳现在已经明了。

汉朝承秦之后,而秦朝国祚短促。

细细算来,秦汉可算作一体,开启了春秋战国之后的朝代更迭。

那么作为起始,典章制度自然也是一个探索与草创的过程,天下儒生方士等有识之士,都曾参与其中。

不过他们并不能无中生有,只能从前代故事寻找灵感,所以事必据上古的崇古之风逐渐形成。

其中三代以前选贤与能,天下为公的思想,被儒者所崇慕。

因而但凡有灾异发生,像日食、地震、夏天下雪,便有头铁之人跳出来说皇帝不德,汉家气运已经尽,当有新天子接替。

汉成帝时,汉朝已经腐朽不堪,民众久困,连年流离。

齐人甘忠可做《包元太平经》说: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

甘忠可虽然被刘向以罔上惑众,下狱治死。

但到了汉哀帝时,真的来了一出更受命大戏,自号陈圣刘太平皇帝,改年号为太初元年,大赦天下。

所谓的陈,便是舜帝之陈。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连刘氏自己也信了汉运已衰。

哀帝死前竟想将天下禅位给老相好董贤,苦闷久矣的天下人则更加认为汉室当退位让贤!

因此刘歆与王莽的合流,也被认为成理所应当顺应天命之事!

而刘秀年轻时为何羡慕做新朝的执金吾,罗阳仔细研究半年,最终得出了这个答案。

此刻,邓禹正眼巴巴的望着兄长,希望知道国师公为什么吃里扒外。

罗阳回头对邓禹说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闻言,邓禹沉思片刻,点点头不再说话。

果然与聪明人交流,用不着浪费口舌,小伙子果真是一点就透。

这刘歆的过往经历,邓禹和罗阳曾听侯昌掰扯过。

当年他与扬雄、王莽一起任职黄门郎,三人算是旧识。

不过刘歆这黄门郎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父亲刘向死后才袭封中垒校尉,继承父业统领校书。

热门小说推荐
择日飞升

择日飞升

作为捕蛇者,许应一直老老实实勤恳本分,直到这一天,他捉到一条不一样的蛇三月初一,神州大地,处处香火袅袅,守护着各个村落乡镇城郭州郡的神像纷纷苏醒,享受黎民百姓的祭祀。然而,从这一天开始,天下已乱。本书又名九九六修仙零零七也修真内卷卷到死谁TM也别想飞升好坑坑大坑深扶我起来三十五岁那年,我的福报来了及许大妖王现形记等!...

飞剑问道

飞剑问道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  修行者们,  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  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  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    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飞剑问道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